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美院 > 业界动态

巨幅山水画《壤歌》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对外展出

2012年09月05日 09:55:58  来源:东方早报

“视而非见——卢辅圣艺术大展”在陕西展出

一幅长41.25米、高2.4米的巨幅山水画《壤歌》前天起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二楼环形展厅首次正式对外展出,这一由上海市美协副主席、知名画家卢辅圣创作的山水新作或许是目前可见最长的巨幅中国山水画。该作品也是在陕西美术博物馆开幕的“视而非见———卢辅圣艺术大展”最夺人眼目之作,展览同时展出的还有卢辅圣《九域》系列作品,《大禹》、《陌上》等人物、山水、花鸟画以及书法等近百幅作品。

《壤歌》来自于上古民谣

《壤歌》来自于上古民谣《击壤歌》,所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生活,这与卢辅圣作品中的高古意境一脉相承,整个画面均为红色山脉,连绵起伏,乍看苍茫、洪荒,然而却又空灵缥缈。对于《壤歌》这样的巨制,卢辅圣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画作一共绘制了三个月,都是业余时间完成的,“这幅山水画更多是表现型的,之所以创作这样的巨作,一方面是展览的需要,希望能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如何呈现当代水墨。创作中试图把中国山水画的高远、平远、深远综合在一起,并增加了鸟瞰式的感觉,而具体的山水特点上,可以说融合了南北东西的山水风格。”卢辅圣有着三种让人惊叹的不同面貌:书画创作——他称之为“一种奢侈”,那些“奢侈品”多以淡色反复渲染,却直指水墨深处的宁静与纯粹;画论与画史研究,他的《天人论》、《书法生态论》等在中国当代书画史上留下一个个话题;书画出版,主持有“书画界二十五史”之誉的《中国书画全书》出版、《中国文人画通鉴》等。

提到“奢侈”的创作,卢辅圣自述:“我是珍惜这份奢侈的,每当抚纸弄笔、披轴展卷之际,那份沉静而肃穆的审美感受,那种通向尘世之外、历史之外、时间与空间之外的超越意识,便油然而生,尽管古人有‘曲肱饮水,陋巷箪瓢’之乐已一去不返,但在强调反身而诚的中国文化传统尚能回味的今天,保持对绘画的静观通达态度,仍然不算太难。正因为此,我将自己的奢侈公之于众。”从公之于众的“奢侈”来看,一如既往的是,画作中总有一种高古淡远的韵味,宁静,然而却又往往别出新意,无论是高耸云端的山脉,抑或老子、庄子、关尹等古代高士的巨幅头部特写,以及清新淡雅的《陌上》、《鸥盟》等,似隶似简的书法,无不如斯。

文人画的传承者与叛逆者

在“卢辅圣艺术大展”开幕的同时,一个名为“在这里输入卢辅圣艺术记忆”的研讨会也同时举行。美术史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邵大箴教授认为,中国画发展到现在有着很大问题,如何适应当下是比较重要的,而卢辅圣可以说是在这一探索中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是文人画的传承者,但也是文人画的叛逆者。”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卢辅圣与一般的艺术家、学者不同,因为他是学者型艺术家,也是艺术型的学者。知名画家、评论家谢春彦则认为卢辅圣“有文人之质、存安静之美、生古往之思”,并有“浙海交集、儒道合流”的特点。展览也通过卢辅圣近年作品阐释其“视而非见”的艺术理念。卢辅圣认为,今天的绘画应该注重精神性,需要的沟通方式不是观看,而是观照,引发观者对于画面的精神感应,通过局部的放大与极致化来获得一种特殊视角下的精神观照。生于1949年的卢辅圣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也是将在10月1日展出的中华艺术宫开幕大展“海上生明月”的策划人。

 

(责任编辑:史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