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抗美 沃兴华书法展上海美术馆开幕
走进上海美术馆一楼展厅,向西看,扑入眼帘的便是一个巨大的“我”字,这是知名书法家沃兴华前不久创作的书法巨作。
昨天起,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情感·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共展出胡抗美、沃兴华新近创作的120余幅作品。作品最大的宽12米,高3米,最小的不足一平尺,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的注重造型,有的强调节奏,或浑厚苍茫,或清丽潇洒。
不能割裂形式与情感
一位书法爱好者在现场专门拿出沃兴华创作《我》时的照片——为了写下这一大字,沃兴华挥着巨笔,忘情地在纸上泼墨与皴擦,整个手臂都是泼溅开的墨汁。而在展厅看来,这一巨幅大字在形式美之外,似乎更有一种哲学意味与情感的力量。对于此次展览的主题以“情感·形式”来命名,胡抗美与沃兴华表示,情感与形式的表现是所有艺术中最最根本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人们普遍将书法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并且认为内容大于形式,高于形式,甚至决定形式。在全民参与的书法界,这种认识更加普遍,以至于谁要谈书法的形式问题,点画、结体、章法等,谁就是自我放逐、自我边缘,取名为“情感·形式”,就是想通过这一命名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书法家要创造新形式
“强调形式,但并不是说排斥情感,因为艺术一定是抒情的。形式如果不带情感,就会失去这种具体的文化内容,模仿和抄袭古人的创作经验,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形式要有生命,必须寄寓不同时代不同个人的情感,必须让形式的一头连接着传统书法所积累下来的各种丰富的表现经验;另一头连接着具有时代特征的个人情感,让情感去激活传统。只有这样,形式才能够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既能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引起观者的交流共鸣。所讲的形式,是有表现力、有生命力的形式。”沃兴华在感言中说,书法形式是情感的物化,形式的表现是形而上的,书法艺术靠形式来表现,靠形式来交流。书法家的使命就是要想方设法去创造新形式,表现新情感。胡抗美与沃兴华均是目前国内有着较大影响的书法家。胡抗美1952年生于湖北襄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沃兴华现为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出版有《敦煌书法》、《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沃兴华书画集》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知名书法家王镛说,胡抗美、沃兴华是中国书法院首批聘请的资深研究员,两人无论在书法创作,还是理论探索上,尤其对书法形式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此次展览的主题为“情感·形式”,其实是探寻书法艺术中最为根本的问题。展览至3月7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