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召开“万象”摄影学术邀请展
时值年末,迎新的氛围浓了起来,萧山大剧院将有三次发力,打头阵的第一波,自然少不了欢歌和炫舞。12月15日、16日两晚,“合作银行之夜”世界风情晚会上,来自东方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将用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世界各国文化风情的碰撞和交流,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整台晚会将通过中国、泰国、阿拉伯、拉美、朝鲜、印度、非洲、西班牙等各地区的特色民族风情歌舞艺术,从东方到西方,在繁华与淡然、张扬与内敛、现实与魔幻、原始与现代之间不断穿越,造成冲击和碰撞。大型开场舞蹈《欢天喜地》,使用了最具中国风格的长绸及汉族秧歌舞为主要元素,又融入了创新的表现形式,演员在无支撑的前提下可随意左右倾斜达45度角。舞蹈《年年有余》造型取材于童话《美人鱼》,更取意于我国传统民俗中年年有余的寓意;等到了《尼罗河的美人鱼》,又换成阿拉伯舞蹈风情,在妩媚摇曳的舞姿中,突出表现女性胯、腹、胸的动作技术,讲究一种独特的神秘感。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一台相机,一个带摄像头的手机,都能够帮助你完成这一切。但是,“摄影”的灵魂和内涵究竟是什么?昨日,中国美术学院在象山校区拉开了名为“万象”的摄影学术邀请展,汇集了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主、浙江和上海等地多位知名摄影老师和艺术家的作品。从黑白胶片到色彩人物,从抽象构图到具象表意,整个现场充满了专业学者们对于“摄影”的深度思考。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昨天在展览开幕前跟大家讲了一个他的经历。“23年前,我在德国汉堡看到了一张19世纪40年代一群画家的合照。照片中的艺术家们无一例外,表情全都非常凝重。因为他们无法预知面前的这个名为"照相机"的设备,会把他们表现成什么样。他们更无法预知,几十年后,"照相机"会在突然之间抢去不少画家的饭碗。”许江教授说,摄影改变了绘画方式、改变了这个时代,同时也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感性方式”,在经历了“拍与被拍,看与被看”的漫长历程后,摄影成为了如今的“万民艺术”。
确实如此,在昨天的展览正式开始之前,门外就有一群拿着照相机和手机一边说笑一边拍照的学生。而悬挂在展厅内墙壁上的,却是黑白的草地纹理、长时间曝光后呈现出虚实状态下的“打坐者”、用激光灯劈开城市楼宇的年轻人,和漂浮在水面上的青花瓷瓶等一系列寓意“深刻”又充满实验性质的作品。无论你是用胶片、数码还是手机来拍摄,更无论你的照片中是风景、人物、黑白或彩色,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教授告诉记者:“摄影作品最重要的,其实是摄影家通过作品来传递和表现的感悟跟体验。作品是否能直指人心,这些深层次的情感和人文意识才是摄影的"灵魂"所在。美院这些专业的摄影老师和艺术家们的任务和职责,就是不停地去思考和发现,到底什么是应该被关注的?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对社会起到什么样的引导作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用2004年上海双年展的题目“影像生存”来作了诠释:“正如这四个字,我们第一个应该考虑的是"影像"本身该如何生存下去;第二个则应该考虑我们该怎样在影像中生存。”本届“万象”摄影学术邀请展将持续到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