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2009年12月08日 15:20:31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前年在浙江画院展出的一个大型中国画展览中,我欣喜地看到一组很出色的画牛的作品,笔气纵横大方,牛的艺术形象也很有感染力,不由得喜悦溢于言表,并且向旁人问画的作者。当时站在我身旁的一位年轻人高兴地应道:“程老师,这是我画的。”而他居然就是我在十七年前的学生——陈李新。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陈李新看上去文质彬彬,他当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上学也是一个勤奋的好学生。别人哪知道儿时的他曾经是一个边远山区饱受磨砺的放牛娃。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使他与牛成了莫逆之交,使他有条件对牛的认识超乎一般常人。无论是牛的解剖结构、生长规律、还是牛的心理习性、包括牛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他都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人生的磨砺从艺术道路的角度来看正是上苍赐予画家的恩惠。传统中国画强调师从造化,这正是天人合一的造化。
心源,在我看来它来自艺术家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生存环境所造就的修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各种哲学思想和美术思潮大量涌入国门,初学绘画的陈李新学的又是倾向于西方的油画,这些基础当然是有用的,而且也是重要的。但是要创作出中国式的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还必须学习传统,进一步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陈李新得益于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浙江美术学院以及浙江这块热土。课堂以外的耳濡目染使他有可能较为成功地在观念上完成了从西画向中国画转换的难题。他画的牛不像油画那样去追求色彩的表现,而是在单一的墨色中求变化;他剔除了近乎真实的以明暗为主的造型手法,转而用主观夸张的造型,寄物象以更多的文化含量。他充分发挥主观的性情而不拘泥门户,画面笔势纵横,墨气酣畅,起伏跌宕,浑朴大方,独具魅力。
(责任编辑: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