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院管理亟需行业标准
专业画家同行政人员一样竞聘上岗,艺术家述职要求不交流水帐,而侧重谈自己在学术上的收获、承担了哪些社会责任,“创研室主任”职位也拿出来竞聘,谁能从学术上对创作队伍有整体推进,谁就上……3月26日,“北京画院2013年竞聘上岗演讲大会”上的一些举措,令人眼前一亮。这是该院第七年举办竞聘上岗。近些年来,画院的发展现状曾遭到许多尖锐的批评和质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体现民族特色与国家水准的专业美术创作机构,画院如何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制,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多出人才、多出作品已成为画院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作为一个有着50年历史的老牌画院,北京画院在管理机制上的探索使人们看到了画院自身的转变。作为其自身而言,北京画院也从中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获得了发展的后劲与活力。日前,本周刊就画院如何适应社会要求,如何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何促进画院出作品、出人才等问题对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进行了专访。
竞聘上岗,在阻力中坚持
美术文化周刊:北京画院从2007年开始实行竞聘上岗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您进行这项改革的初衷是什么?有没有遇到阻力?
王明明:阻力非常大,到现在还有不赞成的声音。但我坚持这么做下来,目的是希望通过竞聘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认真思考自己的职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述职过程中,我不要求画家谈参加了多少展览、获得了多少奖项,我看中的是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想法。画院画家应该不同于职业画家,他们必须明白画院的功能是什么,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是什么,只有思考了这些问题,画家才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短期和长期规划,而不是成天围绕着展览、笔会以及其他应酬活动转。因为画院最终的目标是要出人才、出经典作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美术文化周刊:竞聘上岗的效果如何呢?
王明明:非常好,大家的精神面貌明显不同了。今年我们还专门安排了创作人员和行政人员一起进行考评和打分,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交流和提高。现在画院行政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都毕业于美术专业,他们需要这样的碰撞,需要从画家身上吸收东西。共同参与竞聘上岗不仅使画家和行政人员彼此了解、相互促进,这种程序化、规范化的机制,也能让每个人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进而营造艺术机构应有的艺术氛围,制定出符合艺术规律的行政管理制度。从目前来看,这些努力是有成效的。现在我们的一批年轻人非常能干,成长很快。不少画家做展览也首先考虑到了社会责任,主动利用个展做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等。画院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管理,这不仅包含对行政人员的管理,还有对整个画院机制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引进中青年人才保证画院发展后劲
美术文化周刊:北京画院曾涌现出了于非闇、徐燕荪、吴镜汀、周思聪、赵志田等一批老艺术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画院要继续保持人才队伍的精英特性,在引进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之举?
王明明:画院的生存之本就是出精品、出人才。其中,人才是根本。北京画院对人才的引进具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首先,画院艺委会有自己的初选权,之后会请外界专家共同评判。画院是否需要这样的人才,是否与已有艺术家的风格和题材重复等都是考虑的重点,我们希望配比不同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建立一支独特的创作队伍。从2000年至今,北京画院已吸收了近30位画家。当然,他们并不是竞聘上就万事大吉了,还有3年的考核期,3年内不调入关系,要考察他在这3年中是否有所发展和进步,否则就会被淘汰掉。北京画院的进人机制、考核机制非常严格。
美术文化周刊:北京画院近几年吸收了很多艺术家,像王冠军是年轻的“80后”,李凤龙没有高学历。我们引进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
王明明:必须是年龄在45岁以下,在全国有影响力、有个人独特风格且成熟的画家。如王沂东、汪建伟、蔡玉水、莫晓松、马琳、彭薇、王冠军等一批新生创作力量的进入,使画院聚集了不同画种的精英,增添了创作活力。我们的目标是引进最有潜力的、不同类别的中青年艺术家,现在北京画院画家的平均年龄为48岁,这个年龄结构可以保障画院发展的后劲。同时,我们的用人制度也非常灵活,如李凤龙是我们从湖南挖过来的艺术家,他没有任何学历,但诗书画印等传统功力非常好,所以我们坚持吸纳他。我们就是要打破旧有观念,不以学历来评判高低,李凤龙代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个案。
美术文化周刊:对于这些人才的日常管理也有严格标准?
王明明:对于画家,我们明确提出每个人都必须制定创作计划,从每年度到每个阶段均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画院艺委会再根据各自特点提出具体意见,这里不仅有专业创作上的要求,还有对研究任务的提示。我不会给画家很多的行政压力,但业务压力会非常大,考核非常严格。当然,“松”“紧”都是有度的,我会尽最大限度给画家们宽松的创作环境,这就好比将一颗种子播下,天气好、水土服,至于结的果子如何,就看个人的灵性了。但我相信,多年以后会出现一批不错的艺术家,而且是非常有后劲的艺术家。
呼唤画院管理的国家标准
美术文化周刊:画院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出作品、出人才,但是我们现在的画院很多、条件也很好,为什么就出不了大师和精品呢?
王明明:一个时代的大师不是偶然的,大师与大师之间必定有着密切联系。如石涛和八大,任伯年、虚谷和吴昌硕,徐悲鸿和蒋兆和等,都是高手相交、高手对话。所以艺术家一定要找高手对话,要找比自己艺术成就高的人探讨艺术,要有非常高的艺术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画院只注重作品,不注重人才长期培养的环境,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更注重创作的过程和理念。解放后很多人都是一画成名,之后再未出过好作品,这不是真正的艺术家。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有一批一批的作品面世。齐白石、林风眠、徐悲鸿等之所以被称为大家,是因为他们都有一批高水平的东西支撑着,是一个整体。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是在拔苗助长,短时间内就拔干了,这怎么能持续呢?现在的画家最缺的就是人文底蕴,所以一定要注重后天的滋养和熏陶,努力吸收传统文化。北京画院近几年请了许多名人来进行讲座,谈美学、谈音乐、谈摄影、谈国学……虽然看似和绘画不相干,但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可以给画家们以心灵的碰撞,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每次反响都非常好。
美术文化周刊:在您看来,画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改进?
王明明:画院问题说起来不少,但最根本的是要培养一个艺术的大环境。我的原则是,即使不能改变大环境,起码我把画院的小环境搞好,把画院风气搞好。我做院长十几年来,一直顶着压力想做好一些事情,包括建立美术馆、举办“北京风韵”系列展览等,就是想证明画院存在是有其特殊性的。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画院成立时即提出了三大任务:研究、创作和教学。我们一直在坚持教学,主张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但北京画院从来不设课桌,不把手交,因为所有进来的学生都是有基础的,中国画的传承需要个性化,所以我们采用的是师父带徒弟的个性化管理。现在画院系统的普遍问题是以创作为主,研究不足。画院应该加强自身的研究力量,努力研究艺术的传承,如不同地域的不同流派等。因为评价画院的成绩,就是要看其对所在地域的文化、美术有何贡献,这是硬指标。研究、创作、教学——这三者谁主、谁辅,画院要有明确的定位,如此才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美术文化周刊:现在各地画院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很不平衡。从管理角度看,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王明明:我非常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个画院系统的“行业标准”,哪怕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也好,能够对画院的功能、职责等有一个明确定位,如此才能衡量画院做了哪些工作,是否符合国家对画院的要求。有了这个标准,各种管理制度才能施行、才能有效,包括选拔机制、人才机制等。现在很多人争着当院长,但上任后却无所作为,带着画院的画家到处走穴,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每个画院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国家应该建立标准,促使画院依据艺术发展的本体问题制定管理办法,唯有如此,才能使画院活起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