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新闻动态

梧州出台六堡茶相关标准规范发展

2012年11月08日 10:59:00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过去十年,在相关部门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六堡茶出口标准、生产技术、加工技术、成品检验四项标准相继出台,六堡茶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间,六堡茶产量由2003年的不足800吨,提升至2011年的8500多吨;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由2010年的6.73亿元,提升至今年的8.79亿元。

出台标准规范发展

作为历史名茶,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海内外。不过,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市场萎缩,仅靠出口维持生存,六堡茶产业已风光不再。2002年,广西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两家,产量不足800吨,产值不足2000万元,65%的产品依靠出口。

“当时的出口标准是实物成交样品。”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何志强回忆说。所谓的成交样品,就是凭借外贸部门制备的实物样品与国外客商进行洽谈,据此决定以哪个样品的“标准”组织生产。出口时,商检部门也以相应样品作为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然而,样品标准实际就是感官审评,没有量化的指标,而感官审评主观性强,易产生贸易摩擦,不利于维护各方利益。

“只有依靠理化数据,明确质量标准,才能减少贸易纠纷。”何志强说。基于这一原因,2001年,梧州检验检疫部门提出了六堡茶出口标准制定计划,并成功立项。2003年4月,出口标准获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和发布,此标准是在总结归纳梧州茶厂和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现梧州中茶)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是六堡茶行业第一个标准,开启了该产业标准化发展之路。

其间的2001年,西湖龙井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激活了六堡茶产业发展思路。2003年3月,梧州茶厂和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组成联合体,启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但因各种因素影响而一度停滞下来。

2006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决定由农业、检验检疫部门联合五家企业,继续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申报工作由此峰回路转。当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受理六堡茶的申报材料。不过,由于相关行业协会提出异议,申报工作再度陷入僵局。直到2011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才批准六堡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十倍扩张,依靠核心竞争力

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过程中,六堡茶生产企业数量激增。由于多数企业为非出口企业,不受六堡茶出口标准的约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此,相关部门加快了六堡茶地方标准的申报工作,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制定了六堡茶茶树种植、产品加工、成品检验三项广西地方标准,明确六堡茶生产流程、卫生监控等规范指标。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高级工程师吴平说,在强化相关标准落实的同时,还应将原材料品质标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准制定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进而推动六堡茶相关标准由“地标”上升为“国标”。

利用标准提升效益

“六堡茶生意更好做了,也更不好做了。”何志强说。生意好做,在于受相关标准的引导,六堡茶行业整体品质,以及六堡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空前提升,市场需求逐年增加。生意不好做,在于六堡茶生产企业数量多了,行业内竞争激烈。

相关统计显示,2003年至2011年间,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增加了26家,从业人员3500多人,茶园面积达5.58万亩。目前,这些生产企业中取得QS认证的18家,取得出口认证的3家,取得有机企业认证的4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用资格的有3家。2011年,六堡茶产值超过8.5亿元。

在标准化生产的带动下,六堡茶的影响不断扩大。2006年至今,六堡茶捧回的茶博会各类奖项达60多批次。去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从全国12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挑选出18个知名产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论坛”及“中国知识产权海外宣传周”宣传展示活动,梧州六堡茶榜上有名。

“提到黑茶,客商们都会提到六堡茶,这是六堡茶的影响、知名度提升的结果。”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实际上,六堡茶的品牌价值与日俱增。不久前,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课题组,对中国内地9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其中,梧州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8.79亿元,名列参评品牌价值第三十一位、黑茶类第二位。此前发布的两次报告中,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分别为6.73亿元和8.3亿元,品牌价值三年净增2.06亿元。

如今,六堡茶已经成为梧州一张靓丽的名片,六堡茶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功不可没。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