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新闻动态

袋泡茶鼻祖英伦名茶的中国新生

2012年11月01日 10:59:28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提起袋泡茶,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明黄色商标的“立顿”。殊不知,作为西方传统茶文化的代表,英联川宁,这个发端于1706年的经典英国品牌,正悄然在中国生根发芽。试看——

英伦名茶的中国新生

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为了降低原料和物流成本,加大生产规模,2004年,英联川宁饮料(上海)有限公司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创建,注册资本9000万元人民币,产品全部销往海外市场。2011年,该公司年产14.9亿茶包,销售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对于一家外向型企业来说,其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里都浸透着检验检疫人的汗水。

精服务好味道

“作为电子企业林立的金桥南区唯一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我们从成立到逐步扩大产能,再到即将进行的二期厂房建设,检验检疫部门为我们送上了很多贴心的业务指导。”英联川宁公司公关总监陈女士开门见山地说。

在食品源头管理方面,浦东检验检疫局金桥出口加工区(南区)办事处(以下简称“南区办”)对川宁采用了“茶叶原料全监管,成品季度监控”的监管方式。陈女士介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经验积累,川宁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供应商选择、原材料控制到生产管理,全球工厂都采用统一标准。

为了使茶叶充分溶入沸水中,并迅速释放出香味,每个茶包上大约有2000个微型孔,因此,对茶包滤纸用料的选择就相当苛刻。南区办了解到川宁茶包的过滤纸由美国一家供应商供应,规格型号相同,质量相对稳定易控。经过备案,对茶包滤纸的检测周期由原来的批批检验改为每半年抽检一次,缩小了检测频率,加快了物流效率,降低了因检测周期长而造成库存量大的成本。

川宁公司茶叶原料、香精和成品品种繁多,每份报检单内样张多达20页。针对这个特点,南区办对标签实行备案管理,取消了报检随附的标签样张,不仅减小了纸张使用,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并且节省了审核的时间,提高了通关效率。

正是因为如此体贴入微的精细化服务,才保证了每一袋川宁茶包始终保持着精致的味道。

安全茶放心饮

川宁公司的王牌产品——袋装豪门伯爵茶(Earl Grey)和仕女伯爵茶(Lady Grey),无论是从包装还是口感来说,都带有几分挥之不去的英伦特质。

“就像好的红酒庄会聘用专职品酒师一样,我们也有两位专门的茶叶口感鉴定师负责品尝茶包的口味。”在川宁公司的实验室,笔者看到了品茶师用小勺快速舀起一只只茶碗里红亮的茶汤,啧啧有声地小口啜饮然后迅速吐掉。“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比对在同样温度条件下茶汤细微口感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对香精的质量进行品控。”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院的品茶师小李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种类繁多的果味茶的品鉴心得。

作为英式袋泡茶的典型代表,川宁品牌制造所用的原料不仅仅是原产地为印度和中国的优质红茶、绿茶,它们还对添加入茶包的香精香料有着巨大的胃口,而这些香精又全部采用进口原料,大约有30余种水果香型。

南区办指导企业对进入加工区的茶叶原料严格按照欧盟标准进行农残检测,检测项目共18项,涵盖了硫丹、三氯杀螨醇、灭多威等多种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对成品进行季度监控,每季度对不同的成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进行农残和重金属的检测,切实保证每一包茶叶无毒无害无污染。

对于国内采购的茶叶,南区办指导企业加强对出口茶叶种植基地的管理,按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符合我国及进口国要求。同时,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召回机制,即能根据产品条形码和批号,在短时间内找到生产这一产品的时间、工作人员和所用的原料批号,将产品安全风险控制在最低点。

正因为有着如此严格的流程控制,该企业2011年以来的茶叶原料和袋泡茶成品的400多个送样检测结果均符合欧盟标准。

英伦风中国传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称17世纪进入英国的茶叶为“文明砥柱之一”。有数据显示,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喝掉大约1.3亿杯袋泡茶,英国人均一年要消耗掉3.5公斤的茶叶,平均每天喝茶4杯以上,其中96%为袋泡茶。英国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茶时间”(Tea Time):早上起床有“早餐茶”,午餐时有“正餐茶”,下午要喝“下午茶”。而花样繁多的茶宴、花园茶会、野餐茶会更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主流的社交方式……

经过多年与检验检疫部门的接触,英联中国区供应链总监蔡尼华如此总结:“检验检疫部门引导企业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及时对企业进行的定向培训非常有效,企业不仅熟知了我国的国家标准,还熟知了进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方法和政策内容,以及如何保证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输入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

良好的市场前景、以检验检疫为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的高效务实和精细化服务,让川宁公司决策层非常看重中国的制造优势。2011年初,这家公司关闭了一家海外工厂,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上海工厂的产品线及产量,使上海工厂成为其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预计今年扩产后,产量会增加到16亿茶包,销售额可达3.2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易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