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七大战区”确立
“根成啊,咱们要高标准连片建设红茶示范基地。你近期在山坡上整理出一大片好地,红茶苗不日到位。”2月28日,市委农办主任办公室,一个小范围的座谈会正在进行。在部署茶园建设事宜时,周保根不时地打电话嘱咐各茶产业基地“老板”。
满腔热忱忘情工作,马不停蹄奔波协调,靠近一线指导建设……作为市委农办一把手, 周保根几乎昼夜“连轴儿转”。
这一切都是围绕一个大事儿——我市的茶产业基地建设。
有道是: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周保根和他的同事们的劳累、辛苦没有白费——我市茶产业大发展局面初步显现:11200亩茶园得以落实,近6000亩种上了茶树;茶产业“七大战区”几成鼎力之势,令人振奋。
周保根深知,这只是一个开端。用他的话说,茶产业要有大发展,就要有大作为,就要坚定信心、决心和恒心,大干、苦干。
茶产业又踏上了新征程。
田间地头成办公场所
2月26日是星期日。周保根与他的搭档张守田早早来到办公室,因为当天要陪同省领导调研农开工作——他们趁省领导未到达我市前,仔细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在我市,茶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要想大发展,就需要付出百倍努力和辛劳。
当天下午5时许,奔波一天的周保根陪同省领导调研结束后,来不及回家,就与张守田一起返回龙山口茶场,召开座谈会,研究茶场发展及道路疏通等事宜。
会议结束已是夜晚8时,他们顾不上吃饭,连夜回到市区,因为还有几项工作要及时布置。
田间地头现场办公,亲临一线靠前指导。除此之外,周保根每个周末还抽空上山调研、协调事宜。去冬今春,周保根去龙山口茶场不下20次。
采访中,周保根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有一次,周保根随同市领导到茶场调研,调研结束已是下午3时许,但他没有回家休息,而是直接奔赴老乐山探寻觅一棵老茶树。
老茶树素有“植物黄金”之美称。据说,老乐山的这棵老茶树种于春秋战国时期,品种为靠山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引进千万棵优良红茶苗
“驻马店是古老的皇家驿站,也是古老的茶乡。”周保根说。大量的调研使周保根成为茶业里的“行家里手”,他说,“万里茶道,水陆中转站,正是皇家驿站驻马店”便是对我市茶史的生动描述。
如今,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茶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饮茶、品茶已成为一种时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仅市区就开设茶馆近20家,茶叶经销店100多家。
从“喝茶”变为“吃茶”, 茶产业正一步步向深加工转型。 “古时,唯茶为饮品;当今,茶仍属极品。”周保根说,如今,茶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日益受到大众的推崇。况且茶树四季常青,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根系发达,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显着。因此,种茶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是其他作物无法比拟的。茶产业发展正逢时。
同时,茶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茶叶是多年生作物,一次栽种,长期受益,盛产期长达30年。茶园亩产值一般在6000元以上,纯收入3000元以上,效益十分明显。
周保根表示,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建设高标准的连片红茶生产基地。“相对于绿茶而言,红茶具有产量高、保存方法简单的特点,家家户户皆宜种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记者了解到,泌阳、确山两县将各拿出200万元引进优良茶品种,并对红茶种植企业和农户给予补贴。
“这两天我们就要起程,前往武夷山引进1000多万棵红茶优良品种肉桂和水仙。”周保根告诉记者。
茶产业“七大战区”确立
在确山县任店镇境内的天目山茶场,同样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整理土地、栽种茶苗的繁忙场景。茶场老板朱根成干劲十足,他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发展茶园上万亩。
记者了解到,朱根成在外创业有成后,便回来开垦荒山,回报家乡。
为了做大做强茶场,朱根成特意从信阳聘请了一班种茶能手,包吃包住。
“种茶有啥困难,尽管找我,我帮你解决!”周保根对朱根成说。周保根说,朱根成事业心强,种茶干劲大,整天待在山上不下来,饿了就啃两个馒头。
去冬今春,为平整坡地,朱根成一次就调来七八台挖掘机同时进行。
茶园土地整理非常讲究:“等高线、绕三圈、撅着嘴、倒喝水,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墒。”周保根说,这就是目前茶产业基地茶园土地整理的真实写照。
质量是茶叶品牌的基础和核心保障。在周保根看来,发展茶产业,宁可多付出心血,加大投入,也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力求一举成功。
周保根坦言,目前,我市茶产业“七大战区”已确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这“七大战区”分别为确山县的龙山口茶场、虎头山茶场、天目山茶场和泌阳县的铜山湖茶场、凤凰岭茶场、盘古山茶场,以及驿城区的老乐山茶场。
“目前,‘七大战区’采取的是公司经营方式。”周保根说,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我市将逐步形成1~2个在省内外有知名度的茶产业品牌。
“与茶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还应有茶文化。”周保根说,“下一步,我们将同时开发茶文化和旅游,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建设茶艺馆、观光茶园和茶旅游设施项目,积极开展茶事 、茶艺活动,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
今年,我市将发展茶园面积万亩。周保根说,到2020年,实现茶叶生产面积5万亩,采摘面积4万亩,产值近3亿元。
“‘实施四项建设、打造三大体系’将成为今后全市茶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张守田说,四项建设分别为加强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名优品牌建设、茶文化和旅游开发建设。“三大体系”为科技创新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政策扶持 无微不至
2月27日下午,在确山县农办,徐世举忙个不停——他一边查阅各种有关茶业建设的材料,一边通过电话同茶场人员交流栽种茶苗的科技知识。
徐世举原是确山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1995年毕业于安徽农大茶专业,他是全县唯一的茶专业本科生。
刚上班时,徐世举曾感慨之前所学的专业无用武之地。其间,他一直为自己所学知识得不到发挥而感到遗憾。
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而且带给他的还是喜事连连。
“去年12月,县里重视发展茶产业,准备成立县茶办。特意把我从行政服务中心调到县农办。”面对记者,徐世举说,多年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为了大力发展茶产业,确山县建立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及茶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其实,不只确山县有这样令人振奋的政策。此前,市里已建立了保障性更强的茶业发展机制。
周保根说,我市已把茶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引进计划,并将加大对茶农和企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农民技术员、炒茶制茶能手、种茶科技户,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专业人才。
我市将统筹协调相关项目资金,向茶产业发展区域集中,在通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扶持,做到无微不至。
此外,市里还将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发展。
“还将把茶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及展示区设在龙山口茶场。”谈及未来,周保根信心百倍。他说,市茶办也将移置茶园生产基地,并将在龙山口茶场建立茶区气象监测站,通过手机报实时向各茶产业基地传送天气预报,以提高茶区抗灾、防灾、减灾能力。
茶产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