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西藏石刻艺术
所谓阿里地区玛尼石刻的“胡味”是南亚与西亚风格的代称。札达、日土、普兰一带的玛尼石刻,显示出久远的经年沉淀和多种文化相互浸染的情状。如许多石刻佛、菩萨的造型融有印度马拉王朝艺术风范的痕迹,造型上多取蜂腰长身,富有生命律动之状。而玛尼石堆在藏北地区较稀疏少见,要么就是一堆尚未刻画过的卵石放在一处,它们更像是路标,要么主是大刀阔斧的速写式的玛尼石,有如羌墉牧人那般粗犷率直,地域特征极为明显。
至于藏西北双湖地区的加林山石画,平心而论,也只有两三块是属于历史的(恐怕也不会是史前)遗迹。而多数石画显然就是现代牧人们打发无聊的随意之作,他们以石凿石、刻石、画石,表现的内容或日或月或羊或牛,总之不外乎游牧生活的多种形象符号。我无意褒贬,只是觉得我们应该划清这类山石画与玛尼石刻之间的界限。
石窟造像
石窟造像在西藏为数不多,拉萨的查拉路莆是惟一一座保存石刻作品的石窟。石窟寺为吐蕃时期修建,但其中的造像是随后陆续雕刻而成的。
造像主要分布于中心柱四周和窟壁,题材取自于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等宗教人士和赞普、王公大臣等俗纪人物,后者包括松赞干布和着名大臣禄东赞的造像。这些造像形制相对较小,风格名异,均上色敷金。早期造型具有比较浓厚的印度风味,菩萨多裸露上身,高发髻,披帛,下身穿着贴体紧身裙裤,佩带耳环、项链、手镯等饰物。
新发现的岗巴县乃甲却木石窟、拉孜县拉孜石窟、达孜县扎耶拉孜石窟、达孜县扎耶巴石窟,是继拉萨查拉路莆石窟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乃甲却木石窟平面呈方形,四壁浮雕共33尊,别有狮、象、马、孔雀、莲花等瑞兽和花草的浮雕。拉孜石窟平面亦呈方形,后壁浮雕是如来五佛的造像。扎耶巴石窟平面呈“D”字形,前中心柱下刻有数尊动物头像。以上3处石窟造像笔触大气,刀工洗练,风格古朴,其诞生年代皆为吐蕃时期。这一发现扩大了我国石窟寺的分布区域,丰富了西藏石窟的内容和形制,具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西藏境内的石窟主要有:
1、拉萨的查拉路莆;
2、拉孜县的拉孜;
3、达孜县的扎耶巴;
4、日土县的丁穹拉康;
5、札达县的皮央——东嘎;
6、岗巴县的乃甲却木石窟;
7、曲松县的洛村、拉日石窟等窟群。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在西藏的石刻作品中较为流行,其显着的特点是作品均雕刻在巨大的山体或峭壁上。作品以浅雕和线刻为主,很少有圆雕、半圆雕或高浮雕作品。
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南侧的药王山摩崖石刻是西藏现存摩崖石刻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也最为着名的同类石刻作品。
从吐蕃时期开始,就在药王山西麓长达近2公里的山崖上,雕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刻造像,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座天然的露天摩崖石刻博物馆,气势十分壮观。
这些石刻的造像大小不等,小至数厘米,大至数米,错落分布其间。造像取材广泛,既有佛国世界的诸佛菩萨、弟子、护法等各种神灵,也有高僧大德、教派传人等大量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