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须鉴理 “藏”须赏研
这些年来,收藏风行,无论是大的艺术机构、企业老板,还是一些小的艺术品经营者、收藏爱好者,均通过不同的渠道,选择不同类别的古玩、艺术品“吃进”。但一个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很多人将古玩艺术品收进去后,就“封”藏起来。紧接着要么是“贪多”,不分类别和精品、普品的不停买进;要么就是通过网络、电视、纸媒和圈内人士,时刻关注自己收藏品的市场行情。可一旦机会来了,对拆“封”抛售与否又犹豫不决。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藏家对自己的藏品还没有研究透,所以会一直想着是否会卖亏?是否有更好的行情在等着自己?如此缺乏底气、自信和前瞻性的目光,往往会顾此失彼。
收藏固然应根据自己的实力、趣味、取向而定,除非如民国的张伯驹,以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李白《上阳台贴》等不多的几件国宝级的东西,就荣膺大收藏家之列。在当代,要想成为收藏大家,有一定数量的藏品还是必须的。当你的藏品达到一定的量之后,或者说,在“量”的积累的同时,你必须要做的功课就是“鉴”、“理”。
这里所谓的“鉴”,就是自鉴或他鉴收藏品的真伪以及品阶的高低。现实中不乏这样的收藏者,盲目自负地闷头收了一屋子东西,后又不自信,请来一个懂行的专家来观赏一番自己的宝贝,谁想竟然全是赝品。由此,笔者认为,东西应慎买。一旦下手,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回去之后,还须多几个疑问,进一步研究和鉴定。想想自己是否被某种高明的作假手段障了眼?是否被捡漏心理冲昏头脑?或者是以为贪了便宜而匆匆下单?是眼力和学识还有所欠缺?有了谨慎的态度,还可以多请几个懂行的朋友一起来观赏、切磋和交流。如此一来,即使买了件赝品或作伪的东西,也会通过及时发现,及时“刹车”,使人增智,长记性。避免由于“一鼓作气”的冲杀而遭受巨大损失。对于已存手的赝品,也不应视其一文不值,可将其留作“打眼”、“失误”的标本,时刻警醒自己,也可作为某种工艺品,以交谊之礼送朋友把玩。“鉴”是很重要的一环,在鉴的过程中,自己能充分感悟到藏品的价值、文化和精神内涵,也能逐步增长知识,明白道理,吸取教训。
“鉴定”之后,笔者认为,还应重“理”。“理”,就是清理、梳理。现在有些收藏者,纯粹从感觉出发,最后不知不觉中,字画、瓷器、玉器、家具、杂项等,都买了不少。如果纯为“把玩”,只为情趣,只图高兴,那也不错。如果想收出点“名堂”来,则必须要及时“理”:既理清自己的收藏思路,到底以哪个类别为重点,毕竟有的收藏者资金和精力有限;或者,确定哪几项为专题收藏。笔者认识一位从教的朋友,夫妻俩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但家里的藏品却让许多藏家艳羡不已。这夫妻俩儿多年的收藏只集中在了一个专题——文房,从笔筒到砚台,从水盂水滴到印盒印章,从线装古籍到碑帖拓片……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在书房里,点一支清香,窗外的嘈杂和纷飞的心灵尘埃便全然遁去。
除此,“理”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将已收藏的东西,去粗取精归好类。适当的时候,可将重复的、不属于同一个收藏主题的东西,排除出去。再填补进主题中“缺席”的东西,如此,藏品就活起来,主题也就越来越鲜亮,收出了特色,也藏出了品位,更是收藏“实力”的体现。大的收藏家,对“理”的过程十分重视。近代最大的书画收藏家、“甲于东南”的庞莱臣,凭其雄厚的实力和独绝的眼力,不失时机地收藏了一大批中国古代书画名迹。他十分重视整理、梳理,邀请了后来被誉为“海上四家“的陆恢、张大壮等书画高手,在其虚斋一住就是数年,目的就是让他们协助自己整理书画,后又陆续编出《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中国历代名画记》等着录书目,其中的部分古代绘画精品还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进行了展览。
收藏的目的在不同的时代,其外延在拓展,内涵也在丰富。如今国内绝大多数的收藏行为,都或多或少带有投资或“保值”的目的,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追本溯源,收藏最初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还应是爱好、兴趣和文化享受,因此,在完成了“鉴”、“理”的同时,笔者以为,“赏”和“研”也必不可少。可以这么说,“赏”和“研”的过程才真正是“文化消费”的欣赏过程,也是藏品艺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买了一件件漂亮古雅的瓷器,不仅仅是为了把它们全部包裹起来,躺在黑暗的箱子里等待售卖;有了多件名头不大不小的书画作品,也不能一卷了之,放进香樟柜里忍受冷落和寂寞。笔者以为,在不损害其品相的前提下,应该选取它们中的若干件,及时清供于书房,或于客厅的安全之处摆放和悬挂。如此一来,天天看得见,满心皆欢喜。浙江一位李姓画家,谈起其喜欢画画的缘由,是因为小时候在外公家受到艺术“熏染”所致。外公当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曾在杭州与鲁迅共过事,平素也喜好收藏些字画。外公有一个习惯,在其家里客厅悬挂的字画每个月都要更换一次,所以每次到外公家,这位李姓画家总能见到不同的字画。外公也会边欣赏边向他道出这一幅幅的字画美在哪里,妙在哪里,让小小年纪的他记忆深刻,迷恋之情由此悄然生发。
藏品不应“藏”起来,当你品赏一段时间,就能“读”出藏品的味道、文化的底蕴、精神的内涵和艺术含金量。有的藏品不一定要多大价钱购得,也有可能只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东西,但由于凝聚着一段情感或收到它的艰难,都会让你格外去重视和偏爱,此中佳境,非惯常生活能体见。
当然,如果“赏”时有感悟,平素又喜欢写作的藏者,笔者建议在赏的过程中,不妨拿起笔来写点“心得”。大玩家王世襄当年就是对自己收藏的家具开始研究,继而逐步扩展到对整个明式家具进行“观照”,最后享有“古家具之父”的卓然美誉。此“研”,亦有研究之意,兴之所至,写一点关于此藏品的收藏艰辛,填一阕小令来传达自己“藉物忘忧”的雅趣,书一首诗来赞美古物的灵性,画一笔当代鉴古图以呈自己的陶然之乐……皆无不可。由此,对一些终日想以古董“投机”、“赚大钱”的藏友来说,要多回归到收藏的本位,在鉴、理、赏、研中,感悟文物、艺术品所蕴藉的真谛吧——这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人间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