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谈世界美学大会
高建平,江苏扬州人,1955年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着有《画境探幽》、《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中的美学与艺术》等着作,并翻译了多部美学着作,发表近百篇中英文学术论文。
杨:高老师,您好!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据我们了解到,今年8月9日, "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请您首先谈谈这个会议在美学界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高:世界美学大会每三年举办一届。全世界的美学家们,都对这个会议很重视。年轻的研究者,能申请到旅费就会来;年长者,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也都会来。每次大会的主题常常会对国际美学界的一些思想、潮流、主要学术方向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产生很大的影响。大会可以将世界各国的美学家汇聚在一起,讨论美学问题,推动美学发展。
杨:您能否就您过去参加世界美学大会的一些经历,简单谈谈世界美学大会的发展历程?
高:我参加了过去五次的世界美学大会。
1995年,我去芬兰的拉赫底(Lahti)参加第十三届世界美学大会,这次会议开始设立一个"非西方美学专题"。这次大会引进一些新的话题,如"走出分析美学"、"走出康德美学"、"关注后现代"、关注"环境"等等。会议的主办者是索妮娅·塞尔沃玛,她特别关心自然美,当时,她在拉赫底领导一个艺术学校,将会议办得很有艺术性。我在那次会议,见到美国美学家阿瑟·丹托,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此后,他们就由于年事已经高,没有再参加世界美学大会。
1998年,我到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参加第十四届世界美学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作为哲学的美学"。但会议上所强调的哲学,并不是曾经在西方占据主流地位的分析哲学,而是号召走出分析哲学和分析美学。在这个会上,我首次感到"后现代"作为一个口号从文化研究界进入到美学界。这次会议有两场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德国耶拿大学的沃尔夫冈·韦尔施关于"作为一门艺术的体育"的挑战性演讲,另一个是意大利女学者格拉琪奥·玛其亚努主持的关于比较美学的圆桌。
2001年的东京会议,是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美学大会,以前的大会都是在欧洲举办,只有一次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东京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的美学",这次会议也是上一次会议的继续,让非西方国家将自己的话语加入到世界美学的大平台上,这也反映了国际美学协会在世纪之交的深刻变化。
2004年,我参加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变革中的美学"。将世纪之交所出现的美学上的一系列变革,向前推进了一步。在这次会议,沃尔夫冈·韦尔施所提出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话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拉丁美洲的独特风情,给这次会议涂上了独特的色彩。
2007年,我参加了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召开的会议。土耳其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是个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非常独特,堪称东西方的走廊。这个走廊过去是东西方战争的通道。现在,战争已经成为过去。安卡拉大会的主题是"美学为文化间架起桥梁",致力于文化间的对话。
新世纪以来的会议,基本上都是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的。一次是在日本,一次在土耳其,一次在南美。越来越多的非西方国家的美学家们对这个学科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他们的加入,也使这个学科发生巨大的转变。
杨:这次在北京大学举办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我们会突出哪些特色?
高:根据本次会议的主题--"美学的多样性",我们更愿意推动美学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美学不是按照某个定义来发展,而是在传统美学知识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平台,从而对探索更多的领域进行探讨,寻找更多的学科发展的可能性。美学要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促进对美好的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促进美好生活的建设。
这种多样性,当然还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美学间的相互对话。你提到在北京大学举办这次大会的独特意义,我想强调,现代中国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北京大学的几位老一辈学者,包括蔡元培、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欧洲的"美学"是从18世纪开始的,在此之前只有"美学思想"。这种美学传到中国,已经是20世纪初年了。现在有些西方人说起中国美学,印象中还只是中国古典美学。我说,那是中国美学的史前史,是美学前的美学。这种美学很重要,我们要大讲特讲,但是,我们也不能给人以这种印象,即现代中国没有美学。我们在会上,要讲现代中国美学,20世纪中国美学家曾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对此,过去西方人了解很少,这次会议,就是要让他们改变这个印象,告诉他们20世纪中国美学的成就。
我们还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对美学的理解。在中国,美学不仅与哲学,而且与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理解,对于美学这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健康的力量,它会纠正美学过于书院化的弊端,为美学这个学科带来新的知识生长点,也带来新的学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