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画廊 > 业界动态

故宫两岸沧桑六十载:否极泰来 同人大有

2009年10月19日 16:19:16  来源: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以视讯连线的方式共同宣布,十月将在台北故宫开幕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正式开始布展,其中有三十七件文物向北京故宫借展。这将是故宫文物自一九四九年分离以来的首次聚首。

郑欣淼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的根本。由于故宫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影响,两个博物院的合作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具指标性意义,标志着两岸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否——国宝命运多舛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家宫殿,故宫堪称中国最精湛文化艺术品的宝库。但历史上故宫文物却饱受掠夺侵占和颠沛流离之苦。

一九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利用各种机会进入皇宫抢劫;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大量国宝通过逊帝溥仪之手流失;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国宝又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蹂躏而经历了十年的漫漫南迁。

郑欣淼指出,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大胜利。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象征,故宫文物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本身具有很高价值,更具政治上的意义,为任何珍宝所不能取代。

正因如此,一九四九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匆忙迁台时,特意将六十多万件南迁的故宫文物带走,并在台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从此一个故宫,有了两个博物院,国宝分离,隔着海峡守望。

乾隆书房“三希堂”中的三件墨宝,《中秋帖》和《伯远帖》在北京,《快雪时晴帖》却在台北;唐代怀素的《自叙帖》在台北,然而,当时为减重便携,用来装《自叙帖》的精美木盒却被留了下来,现存北京故宫;成周王铃是一对仅存的西周早期有铭文的青铜乐器,传世仅两件,一件阳文的藏于北京故宫,一件阴文的藏于台北故宫。

更有故宫博物院图书专家梁廷炜,一九四九年护送文渊阁《四库全书》到台湾,他的儿子梁匡忠则留在了北京故宫,梁廷炜的孙子梁金生继续在北京故宫负责文物管理工作,他每天上班都要从文渊阁门口经过,却已是书去楼空……

(责任编辑:桃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