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中国书画收藏频道

网站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画廊画院美院 > 画廊 > 业界动态

赵孟君作品展亮相中国抽象画廊

2014年07月22日 09:42:00  来源: 艺术中国

 2014年7月19日,《“越界——梦系列”赵孟君作品展》在中国抽象艺术画廊开幕,展览由朱雨泽担任策展人。

任何艺术行为,在真正地深入到人生和生存之后,便有了个性、情感以及来源,也便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而能够与人类的历史、哲学、文化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相通。看赵孟君的绘画,你总会有这种感觉,它们像一些浓重的梦境,跟随着你的视觉,激发起你的情绪,让你去理解和思想:

它们从何而来?

要给予我们一些什么?

赵孟君自小学画,农村田园的景象、学院知识的浸染、自我的领悟与反思,都影响过他,所以他的画作肯定来源于传统、已有的流派和艺术现象,但它们又是在这些之后的一种新生,就像我们走过森林,看到很多熟悉的树木,并且叫得出它们的名字,也总是能够突然地发现一株奇异的树木,它与其他的树木都不一样,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它是一种新生的植物。

这新生的植物有着坚实的根系,它汲取着阳光生长,渴望成为一棵大树。这是它的根之梦。在孟君的画作里,我们能够看到那些经历的盘曲、烟雾、辨识、穿越以及顽强的生长和渴望。它们由门而入,却在破门而出。

梦在心理学家看来,是潜伏的意识,人生的一部分。在孟君这里,则表现为情感的凝聚、使命的驱使、命运的定力,母亲、家乡、友情以及对艺术的热爱与献身,是他做人的一个明显特质。这种特质也弥漫在他画作的色彩、意象里,打动着我们的情绪。 “梦中烟霞”就是童年、母亲、故乡留下来的一片片印记,每一景致里都郁积着眷恋、痛苦与沉思……

沉入情感的人易于痛苦,但痛苦这一悲剧的主题,能使人具有灵魂、艺术升华并且壮丽,达到那些轻松、浮华没有的境地。

走近这些画面,那如梦似烟的情感就涌动了起来。

人性的复杂通过人生和社会关系呈现出来。当人性与我们的理想有冲突的时候,便产生了焦虑、忧郁、无奈或者偏离,这便是现实。现实也让我们坚定着信念与追求。孟君的画作也涌动着他的人性、他对人性的感受。他只是把它们抽象了出来,由它们去承载意识形态里的最高、最神圣同时又是最本真的精神层面,去超越一切政体建构,体现人的不停息的渴望与追求,而不是任何东西的附庸。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在画作中更多表现地还是人性中的善性,这也是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

画作总是以物质形式进入我们的视觉。

我要说的是,任何一件能让一个敏感的人,产生哪怕是一瞥的视觉惊颤的作品,这件作品就拥有了生命的力量。我算是一个很敏感的画家,只是有些时候,很难确定我的惊颤是真正的一见钟情,而不是个人的情趣。让我想到这些的,是我偶然在孟君画室里瞥到的一张大画。(林墨《内心的告解》)

在我们走进孟君画室的一瞬,甚至与他相识的时候,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艺术总归是人的产物,它们最终都要作用于人,所以我们更应当透过它们来看人,人是更为根本的目的和 “艺术”。在一幅幅画作面前,我们一定也能够看到画家,他的衣着、审美、沉思、忧郁,甚至他的天赋、目光与挥笔的姿势。绘画是孟君人生的梦想甚至人生,而他也把自己化进了梦中。

孟君为人真诚、执着,承担了很多家庭的负重,喜欢与朋友喝酒抒情。这些品性一定也注入了他的绘画之中。王力克在《谁解画中意》中写到:

孟君是受过严格训练、有着扎实基本功的画家。因兴趣使然,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难但却自由欣喜的表现艺术之路,这种选择也注定了他的生活方式,一种迷醉的状态。也许这种状态对他来说离艺术最近;也许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世俗的束缚与艺术对话。每当这个时候他的梦就会“重生”,像是插上了翅膀。作品即是梦的片段,也是思想的印迹,时而让人感觉到画家对生命的追问;时而又让人感觉到生命之焦急、挣扎、无奈。 “出古”和“入世”在他看来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存在的一种思考。网、鸟、山与水等等成了生命与存在的一种符号,一种说“梦”的载体。他的作品是自由且充满激情的,既没有脱离感性的形象,又不把它当成一种目的,让人从“有形”的视觉形象之中,一步步地进入他精心设下的“迷局”。

艺术总是表现着艺术家的天赋、思想以及审美观念。孟君一直坚守着他的理想,走在他的绘画之路上,他在周围的喧闹中保持着安静与孤独,描绘着他记忆中的、热爱着的,追求中的事物,这是他思想的梦。它们一幅幅地呈现出来,不断地超越着自己,也超越着已有的流派。这是他的创造与“越界”。越界是人类学领域里用以表述那些越过了地理边界、文化边界自然会产生一些冲突现象的概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代表作就叫《越界》,它通过欧洲白人移居南非黑人中的生活,描写了由此产生的一些冲突、融合与新事物。

把客观世界表述为主观意象的过程艰难不易,所以孟君梦系列的倾向是思索的、沉郁的、顽强的,整体呈现为冷灰色,正像北大哲学教授邢滔滔所评价的那样:

孟君的画即是他的血肉、他的灵魂,是他的灵与肉的独一无二的契合。他的画不是他生活的表现,而是他的生活本身。

孟君是沉重的。在铁的宿命的压迫下,他努力地挣扎、喘息。他的世界里,充塞着无所不在的黑流,山一般的沉重,海一般的肆虏,他甘愿把自己压在山底、沉入海中,体味彻底的痛苦与绝望。古今的智

者们在信仰、艺术与哲学中,寻求躲避或超脱这与生惧来的苦厄的途径。他不是智者,不选择躲避。他是凡人,也需要退缩。每退缩一步,在黑夜里便留下一道殷红的血迹。

艺术的发展,总是跟随着人类前行的脚步,是人类意识发展进程某一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绘画的反本质、反规律、反统一、不确定性,破坏传统的审美标准,消除“中心”论,强调个体存在,这些对以往艺术观念及艺术形式的颠覆,正是人类进入多元文化时代的一部分。

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中呈现的是一些可以多角联想的物象、坏境和情境,作者在这些表述的物象上不加特定的社会定位,而是由观众透过作品在扩大的本我意识的感受中,根据自己的情感心理,去寻找作品的定位。作品所呈现的物象好坏也任由他们自己的情境、和心理感受去加以定位。

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并且成为一棵大树,艰难而且需要力量和勇气,但它也让人不时会有新奇和喜悦。正是这新奇和喜悦激励着孟君,否定和放弃着其他的可能性,开始了他创造、超越人生与艺术的“越界之梦”。

(责任编辑:史立彦)